保护性耕作对潮土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舒馨 [1 ,2 ]
朱安宁 [1 ]
张佳宝 [1 ]
陈文超 [2 ]
杨文亮 [1 ]
张文国 [3 ]
机构
[1] 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封丘县农业局
关键词
潮土; 保护性耕作; 传统翻耕; 秸秆还田; 土壤物理性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5 [土壤比重、容重与孔隙];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了研究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黄淮海平原典型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探讨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容重、饱和导水率、紧实度、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随着翻耕频率的减少而增加,每两年翻耕一次(CNT W2T)和每四年翻耕一次(CNT W4T)的土壤紧实度比长期免耕分别降低了40%、17%,土壤紧实度与土层深度呈显著正相关;保护性耕作改变土壤导水性能,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显著降低;少免耕土壤含水量比传统翻耕高0.77%3.01%。秸秆覆盖能显著降低土壤紧实度,改良土壤压实状况,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从而改善土壤保水能力。免耕有利于土壤蓄水保墒,但长期免耕易导致土壤压实,不利于作物生长,少耕(CNT W2T、CNT W4T)既可改善土壤导水、保水性能,又可减少土壤压实,因此在黄淮海平原实施少耕与秸秆还田相结合的保护性耕作有利于改良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农田土壤紧实度和容重空间变异性研究 [J].
王金贵 ;
王益权 ;
徐海 ;
冯小龙 ;
李建波 ;
王永健 ;
夏发生 .
土壤通报, 2012, 43 (03) :594-598
[2]  
免耕对北方旱作玉米土壤水分及物理性质的影响[J]. 余海英,彭文英,马秀,张科利.应用生态学报. 2011(01)
[3]   我国免耕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J].
刘芳 ;
雷海霞 ;
王英 ;
周广生 ;
吴江生 .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49 (10) :2557-2562
[4]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孔凡磊 ;
陈阜 ;
张海林 ;
黄光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8) :150-155
[5]   丘陵紫色土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剖面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J].
郑杰炳 ;
王子芳 ;
谭显龙 ;
李安乐 ;
高明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101-106
[6]   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田间测定 [J].
朱安宁 ;
张佳宝 ;
陈德立 .
土壤, 2000, (04) :215-218
[7]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soils in the Horqin Sand Land of Inner Mongolia, northern China[J] . Shuxia Yao,Tonghui Zhang,Chuancheng Zhao,Xinping Liu.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 2013 (7)
[8]   Carbon Source Quality and Placement Effect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Status [J].
Wienhold, B. J. ;
Varvel, G. E. ;
Johnson, J. M. F. ;
Wilhelm, W. W. .
BIOENERGY RESEARCH, 2013, 6 (02) :786-796
[9]  
Soil compaction impact and modelling. A review[J] . Muhammad Farrakh Nawaz,Guilhem Bourrié,Fabienne Trolard.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2013 (2)
[10]   Hydraulic conductivity study of compacted clay soils used as landfill liners for an acidic waste [J].
Hamdi, Noureddine ;
Srasra, Ezzeddine .
WASTE MANAGEMENT, 2013, 33 (01) :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