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运动式治理的发生机制:一个宏观层面的分析框架

被引:5
作者
柏必成
机构
[1]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
关键词
运动式治理; 运动; 动员; 治理;
D O I
10.16133/j.cnki.xxlt.2016.07.011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从宏观层面来看,运动式治理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较长时期内存在的一种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我国粗放型的高速经济增长就是实行运动式治理的一种结果。运动式治理有着自身的发生机制,首先是由于强烈的绩效需求与匮乏的治理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使国家形成了开展运动式治理的内生动力,而内生动力与制度条件的结合又最终使得运动式治理变为现实。运动式治理通过对人员和资源的高度动员,能够在短期内取得高水平和超常规的经济增长绩效,但这种效率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同时运动式治理也存在着因过于注重某项单一目标而忽略其他发展目标的弊病,因而运动式治理难以称得上是一种现代化的治理机制。近年,随着"新常态"等治国理政新理念的提出,我国的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也在发生着积极的转变,可以预期运动式治理将逐步被更为现代化的治理机制所代替。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线装书局.2011,
[2]  
经济与社会.[M].(德) 韦伯 (Weber;M.)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   常规治理何以替代运动式治理——基于一个县计划生育史的考察 [J].
陈恩 .
社会学评论, 2015, 3 (05) :63-77
[5]   再论行政发包制:对评论人的回应 [J].
周黎安 .
社会, 2014, 34 (06) :98-113
[7]   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2, (09) :105-125
[8]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1, (10) :67-85
[9]   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 [J].
冯仕政 .
开放时代, 2011, (01) :73-97
[10]   中国的政治锦标赛竞争研究 [J].
刘剑雄 .
公共管理学报, 2008, (03) :24-2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