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行政法律秩序的建构——基于“5.12地震”展现的行政法治化路径

被引:22
作者
王学辉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关键词
行政相对人; 主体性; 行政法治; 和谐行政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有什么样的民众就有什么样的政府。法治化的行政相对人更有利于催生出法治化的行政主体。故行政法治之构建,需要行政相对人担负起主体角色,履行主体责任。在"5.12地震"中,普通民众秉持法治精神与政府善意合作,实现了行政相对人主体性的个案回归。主体性回归以及由此形成的交往理性提供了一个异于传统方式的行政法治化进路,并标志着"和谐行政法"时代的到来。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伦理 [J].
曾盛聪 .
社会科学, 2005, (02) :71-78
[2]   论行政相对人法律地位的提升 [J].
石佑启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5) :14-19
[3]   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论哈贝马斯的规则观 [J].
童世骏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5) :23-32
[4]   论康德的自由观 [J].
杜承铭 .
理论月刊, 1998, (05) :18-21
[5]   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的权利义务平衡 [J].
罗豪才 ;
袁曙宏 ;
李文栋 .
中国法学, 1993, (01) :52-59
[6]   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 [J].
衣俊卿 .
哲学研究, 1992, (10) :30-36
[7]  
法哲学范畴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张文显著, 2001
[8]  
法理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E.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著, 1999
[9]  
逻辑学讲义[M]. 商务印书馆 , (德)康德著, 1991
[10]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