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心肺复苏4年间变化趋势的单中心研究

被引:15
作者
于虎
沈开金
敖其
马志强
机构
[1]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急诊科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急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59.7 [急症、急救处理];
学科分类号
100218 ;
摘要
目的分析急诊心搏骤停(CA)患者实施心肺复苏(CPR)成功与否的相关因素,以提高CPR的能力及常见急诊疾病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急诊科CPR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例数量、疾病种类、CPR有关时程及成功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共救治急诊CPR患者340例,CPR患者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2011、2012、2013年分别为90、75、83、92例;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稳居首位(共108例),其余依次为病因不详、严重创伤、各类急性中毒、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晚期。340例患者中复苏成功74例,成功率为21.76%;其中以药物中毒、农药中毒后CPR复苏成功率最高,分别为58.33%、50.00%,最低的是恶性肿瘤晚期(10.00%)和各种严重创伤(交通事故18.75%、高空坠落5.00%、其他14.29%)。从整体上来看,CA至CPR开始时间逐年缩短(χ2=23.858,P=0.021),且CA患者在CA发生5 min内进行CPR的比例逐年提高,至2013年高达57.6%;2010、201 1、2012、2013年CPR成功率逐年提高,分别为14.44%、12.00%、26.51%和32.61%。4年中有217例CA患者除颤,其中单次除颤83例,多次除颤134例,成功率分别为34.94%、19.40%(χ2=6.539,P=0.011)。结论CPR成功与否与患者的基础疾病、CA至CPR开始时间及除颤次数有关。应加强社区群众、高危作业人员的急救知识及CPR技术的普及,让群众参与自救、互救,可有效提高CPR成功率。加强急救中心建设。引进先进的CPR设备,建设高效的CPR团队,加强人员业务及技能培训,是提高CPR成功率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734 / 73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我国心肺复苏研究新进展[J]. 于虎,沈开金,敖其.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4 (03)
[2]   调度电话指导心肺复苏在成人院外心脏骤停的应用 [J].
郑小坚 .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 (08) :1869-1871
[3]  
院前心肺复苏培训模式研究与实践[J]. 周俊杰,熊杰平,林宏忠.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2 (06)
[4]   急诊心肺复苏病例6年变化趋势分析 [J].
华丽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22) :3680-3682
[5]   萨勃心肺复苏器与徒手心肺复苏加强复苏461例效果比较 [J].
卫常安 ;
杨金兰 ;
王红卫 ;
田丽君 ;
李晓虹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1, (06)
[6]   成功心肺复苏的合适急救团队人数的研究 [J].
敖其 ;
列才华 ;
沈开金 ;
木坦力甫 ;
马莉 ;
李新宇 ;
甘继宏 .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11, 32 (05) :20+27-20
[7]  
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危险因素分析[J]. 吴政庚,周从阳,李晓斌,朱建辉,李福强,李小江.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1 (01)
[8]   手机心电远程监测进展 [J].
顾菊康 .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8, (04) :259-262
[9]   29例猝死患者院前急救体会 [J].
贾晨光 ;
宋建亭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6, (07) :412-412
[10]   持续125min心肺复苏成功救治心脏性猝死1例 [J].
沈开金 ;
李新宇 ;
敖其 ;
周新 ;
马志强 ;
李安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5, (09) :575-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