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自花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技术的验证

被引:3
作者
张燕君
周同度
赵双宜
粟翼玟
黄承彦
赵经荣
机构
[1] 山东大学生物系,山东大学生物系,山东大学生物系,山东大学生物系,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
关键词
大豆; DNA导入; 分子杂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花生DNA为供体,大豆为受体,在大豆自花授粉后,采用液滴法和注射法导入花生DNA,在受体大豆植株后代中获得了多种变异类型。为探讨外源DNA 导入技术的可靠性,将具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pCaMVneo 用同法导入大豆。所收获的种子发芽后培养于一定浓度的卡那霉素溶液中,其中部分植株对卡那霉素表现抗性,可继续生长发育。分株提取这些植株的DNA,以质粒DNA 为探针,进行斑点杂交.供试的14个植株中出现了13个阳性斑。实验结果证明质粒DNA 已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并获表达,从而间接地证实了授粉后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外源DNA 的技术是可靠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61 / 4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A simple method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rice via the pollen-tube pathway[J] . Zhong-xun Luo,Ray Wu. &nbsp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 198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