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风险治理的安全网与结构洞——基于天津港8.12事故的案例分析

被引:6
作者
张乐 [1 ]
童星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2] 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风险治理; 日常风险; 安全防护网; 治理结构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现代社会系统复杂程度高,蕴含着多重安全风险。人们通过制度安排和技术设计构建了安全防护网络以确保系统的正常与高效运转。目前的安全防护网络具有结构立体性、功能复合性和机制联动性等特征,风险治理效果尚可。天津港事故却暴露出现有安全防护网依然存在着重大的结构性漏洞。这表现在:该风险防控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治理"黑箱",各子系统间存在着功能性(机制)联结缺失,综合风险预警和防范存在"缺环"和"断链"现象,导致安全监管信息孤岛效应和日常治理效力的递减。缺少了制度和机制的有效约束,有关组织和个体的风险治理能力急剧下降,安全责任意识由淡化变为故意,风险治理的行动由努力减缓转为刻意放纵与违规。最终,安全防护网被彻底洞穿,酿成特别重大灾难事故。只有从制度安排和机制运行上系统化地"查缺补漏",才能实现真正的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集装箱港口装卸作业资源配置研究.[D].韩晓龙.上海海事大学.2005, 04
[2]   “邻避”冲突中的社会学习——基于7个PX项目的案例比较 [J].
张乐 ;
童星 .
学术界, 2016, (08) :38-54+325
[3]   红顶中介:异化与回归 [J].
孙晓莉 ;
李广栋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6, (06) :23-26
[4]   “邻避”设施决策“环评”与“稳评”的关系辨析及政策衔接 [J].
张乐 ;
童星 .
思想战线, 2015, (06) :120-125
[5]   从科层制管理走向网络型治理——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路径 [J].
童星 .
学术月刊, 2015, 47 (10) :109-116
[6]   中国应急管理结构变化及其理论概化 [J].
张海波 ;
童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3) :58-84+206
[7]   中国应急管理的演进与转换:从体系建构到能力提升 [J].
钟开斌 .
理论探讨, 2014, (02) :17-21
[8]   应急管理体系新挑战及其顶层设计 [J].
薛澜 ;
刘冰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1) :10-14+129
[9]   “邻避”行动的社会生成机制 [J].
张乐 ;
童星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1) :64-70
[10]   风险灾害危机连续统与全过程应对体系 [J].
童星 .
学习论坛, 2012, 28 (08) :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