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内幕交易主体识别的理论基础及逻辑展开

被引:41
作者
曾洋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知情人; 信息平等理论; 信义关系(义务); 理论; 行为识别主义;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4.02.010
中图分类号
D922.287 [证券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我国法律制度中,规定证券内幕交易主体的法律用语有"内幕信息的知情人"、"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和"任何知情人",但主体范围并未清晰界定。内幕交易主体立法应以"信息平等理论"为基础、以"(任何)知情人"为统一立法用语、以"行为识别主义"为实践导向和主体类型化依据,其内在逻辑方为畅达,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应据此作出修改。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82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证券内幕交易的“利用要件” [J].
曾洋 .
环球法律评论, 2013, 35 (06) :52-65
[3]   论美国法上的证券交易信义理论及制度发展 [J].
黄爱学 .
法治研究, 2012, (06) :71-81
[4]   信义义务的概念 [J].
范世乾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9 (01) :62-66
[5]   内幕交易规制的立法体系进路:域外比较与中国选择 [J].
傅穹 ;
曹理 .
环球法律评论, 2011, 33 (05) :125-141
[6]   浅析单位内幕交易违法的认定与处罚 [J].
张子学 .
证券市场导报, 2011, (07) :22-26+34
[7]  
内幕交易行政处罚案例初步研究.[J].彭冰;.证券法苑.2010, 02
[8]   泄露内幕信息罪、内幕交易罪的若干问题探析——由“杭萧钢构案”展开 [J].
陈海鹰 ;
朱卫明 ;
叶建平 .
法治研究, 2008, (03) :32-39
[9]   英国规制内幕交易的新发展 [J].
井涛 .
环球法律评论, 2007, (01) :78-86
[10]  
类型思维及其法学方法论意义——以传统抽象思维作为参照.[J].李可.金陵法律评论.200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