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震科技进步的回顾与展望(一)

被引:15
作者
陈章立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中国北京
关键词
地震; 科技进步; 回顾; 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地震科技发展所经历的艰辛历程和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作了简要回顾。阐明了如下 3点 :(1 )全社会对减轻地震灾害及减轻地震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的强烈要求是推动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强劲动力 ;(2 )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更好的保障是推动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根本目的 ;(3)坚持地震监测等技术系统建设与地震科学研究的辩证统一 ,并处理好任务性、科学性、可行性之间的关系是推动我国地震科技进步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地震预报预防工作所取得的某些成功和所遭受的许多挫折不断加深了人们对地震的发生条件和孕育发生过程复杂性的认识 ,促进了地震监测等技术系统的改造与现代化建设和地震科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 2 0世纪最后 5年 ,地震监测等技术系统的改造和现代化建设使地震预报预防研究与实践的技术支撑得到较明显的改善 ,既突出重点 ,又广泛探索的地震科学研究 ,使人们对我国大陆地震的发生条件和孕育发生过程 ,以及震害特征与机理研究等取得一些新的重要认识。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不仅使防震减灾工作实效得以明显提高 ,而且为加速新世纪 ,首先是“十五”期间我国地震科技的进步进一步奠定了基础。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 ,阐明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地震科技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地震综合预报的某些进展与展望 [J].
张国民 ;
罗兰格 .
地震, 1990, (05) :25-32+46
[2]   地震综合预报探索二十年 [J].
Working Group for the Research of the Earthquake Prediction .
中国地震, 1986, (04) :15-25
[3]   中国地震区域划分圖及其說明 Ⅰ.总的說明 [J].
李善邦 .
地球物理学报, 1957, (02) :127-158
[4]   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 [J].
谢毓寿 .
地球物理学报, 1957, (01) :35-47
[5]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概论[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编, 1996
[6]  
中国地震预报概论[M]. 地震出版社 , 梅世蓉等 著, 1993
[7]  
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研究文集[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编, 1991
[8]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概论[M]. 地震出版社 ,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编委会编, 1991
[9]  
中国地震年鉴[M]. 地震出版社 , 高文学主编, 1990
[10]  
地震监测与预报方法清理成果汇编[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 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