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优63及其亲本穗发芽若干特性初探附视频

被引:4
作者
俞炳杲
杨浚
夏少卿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
[2] 浙江省奉化市种子公司 南京
[3] 南京
[4] 奉化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种子; 穗发芽;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1992.04.03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9~1991年对杂交水稻汕优63制、繁种田的穗发芽研究表明,除恢复系明恢63的穗发芽率低于5%外,其余包括不育系珍汕97A、保持系珍汕97B和杂交种汕优63的穗发芽均高于20%,后3个品种的穗发芽均随着籽粒的发育而逐渐提高。至始穗后24天出现一急剧上升时期,这种穗发芽的田间变化趋势与品种本身潜在发芽率的变化一致,杂交稻制繁种过程中的穗发芽主要与保持系的胎萌特性有关。GA可提高结实率50%,同时也促进了穗发芽(为对照2倍),在被调查品种中裂谷率与穗发芽的程度并非是简单的正比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水稻穗发芽与籽粒内可溶性糖和α-淀粉酶活性的品种差异 [J].
杨浚 ;
陆建飞 ;
俞炳杲 ;
张传贤 ;
王国忠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1)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