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11
作者
曹慧明 [1 ,2 ]
许东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关键词
松花江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空间格局; 时空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9.2 [中国土壤地理、土壤调查];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了在流域尺度上揭示21世纪最初10年松花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向和强度,笔者基于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期Landsat ETM卫星遥感数据,对松花江流域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并通过对比各子流域在不同时间序列上的差异揭示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和时空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0年,流域内湿地面积严重萎缩,其中,嫩江水系湿地减少的最为明显。建设用地的面积显著增加,且3个子流域的建设用地面积均呈增加的趋势,其中第二松花江增长的速度最快,2010年比2000年增加了11.52%。整个流域的耕地面积稍有增加,但空间差异明显,表现为嫩江子流域耕地面积显著增加,而松花江干流和第二松花江流域耕地面积减少。在流域尺度上,土地利用转化过程中湿地-耕地、耕地-建设用地的转换较为剧烈,林地具有相对较高的保留率。空间上,土地利用转化强度较大的主要是嫩江中下游平原区和松花江干流下游入河口的平原地区,嫩江子流域各地类间的交叉转换频繁,且各1级地类内部的转化也较多,而松花江干流的转化主要在个别地类。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J].
龚文峰 ;
孔达 ;
范文义 ;
王笑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8) :249-255+322
[2]   中国湿地的退化原因、评价及保护 [J].
安娜 ;
高乃云 ;
刘长娥 .
生态学杂志, 2008, (05) :821-828
[3]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群组结构和功能优化的初步研究 [J].
王士君 ;
王丹 ;
宋飏 .
地理科学, 2008, (01) :15-21
[4]   浅谈嫩江中下游地区土地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 [J].
罗继生 ;
刘新宇 ;
郑洪升 .
防护林科技, 2005, (04) :60-61
[5]   大庆市湿地退化的生态表征与保护对策研究 [J].
王继富 ;
刘兴土 ;
陈建军 .
湿地科学, 2005, (02) :143-148
[6]   苏北盐城海岸带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欧维新 ;
杨桂山 ;
李恒鹏 ;
于兴修 .
地理科学, 2004, (05) :610-615
[7]   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 [J].
崔功豪 ;
马润潮 .
地理学报, 1999, (02) :12-21
[8]  
Land-cover and land-use change in a Mediterranean landscape: A spatial analysis of driving forces integrating biophysical and human factors[J] . P. Serra,X. Pons,D. Saurí. Applied Geography . 2008 (3)
[9]  
Socio-economic driving forces of land-use change in Kunsha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economic area of China[J] . Hualou Long,Guoping Tang,Xiubin Li,Gerhard K. Heili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06 (3)
[10]  
The causes of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moving beyond the myths[J] .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 20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