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原一次春季强对流天气分析

被引:8
作者
李江波 [1 ]
闫巨盛 [1 ]
马凤莲 [2 ]
机构
[1] 河北省气象台
[2] 河北省承德市气象局
关键词
春季强对流; NCEP资料; 物理量分析; 飑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2 [中小尺度天气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CEP6小时一次1°×1°再分析资料、常规高空地面资料和自动站、FY-2C卫星云图及石家庄CINRAD/SA型多普勒雷达等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机制、雷达回波和云图演变特征、地形作用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河北平原一次春季强对流天气的演变和成因。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在高空槽由垂直结构向前倾结构转变的过程中,中高层干冷平流、低层暖湿平流的大气层结增强了对流不稳定的发展,飑线是此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影响系统;太行山地形和平原南部的中尺度辐合线,对飑线系统的触发、组织、移动具有重要作用,强对流区发生在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南侧的偏南气流里。分析还发现,低层θse高能区、水汽通量大值区、强的辐合上升区和CAPE的高值区等物理量场都与强对流天气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2+131 +13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山东省2006年4月28日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杨晓霞
    李春虎
    杨成芳
    邰庆国
    陈优宽
    周雪松
    [J]. 气象, 2007, (01) : 74 - 80+130
  • [2] 一次春季强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叶爱芬
    伍志方
    程元慧
    肖伟军
    温晶
    [J]. 气象科技, 2006, (05) : 583 - 586+651
  • [3] 福建春季冰雹天气物理量诊断分析
    朱艳萍
    刘爱鸣
    李白良
    [J]. 气象科技, 2006, (01) : 73 - 77
  • [4] 2001年8月23日华北强风暴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
    龚佃利
    吴增茂
    傅刚
    [J]. 气象学报, 2005, (04) : 122 - 133+162
  • [5] 2004年7月12日上海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张芳华
    张涛
    周庆亮
    杨克明
    [J]. 气象, 2005, (05) : 47 - 51+1
  • [6] 边界层辐合线发展成飑线的数值试验
    张群
    张维桓
    姜勇强
    [J]. 气象科学, 2001, (03) : 308 - 315
  • [7] 云南春季冰雹、大风天气的中尺度扰动特征
    李英
    舒智
    [J]. 气象, 2000, (12) : 16 - 19
  • [8] 下沉对流有效位能
    赵秀英
    彭治班
    吴宝俊
    刘玉玲
    李耀东
    刘健文
    [J]. 气象, 2000, (06) : 0 - 65
  • [9] 中尺度地形背风波的作用及其应用
    朱民
    余志豪
    陆汉城
    [J]. 气象学报, 1999, (06) : 705 - 714
  • [10] 华北平原对流风暴的个例分析
    段英
    李云川
    赵亚民
    [J]. 气象, 1999, (11) : 25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