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03年广西霍乱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被引:4
作者
林玫
唐振柱
李翠云
董柏青
龚健
王鸣柳
吴兴华
廖和壮
梁大斌
黄文波
王亚东
机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南宁
关键词
霍乱; 监测; 分析;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6.5 [霍乱、副霍乱];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2000-2003年广西霍乱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价,了解监测工作的效果,为防制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新时期流行特点重新制订《广西霍乱监测方案》,将全自治区划定三类地区进行管理,拟定监测内容包括病原拉索对象(标本来源种类)和类地区相应的监测时间及任务量,按标准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资料按规定上报、汇总和反馈,并统计分析。 结果2000-2003年全自治区监测标本病原检测总阳性率为0.67‰,其中以2000年最高为1.96‰,次为2001年(1.05‰);地区以第三类为最高,尤以2001年为明显(P<0.05);20022003年均未检出阳性。疑似病人、腹泻病人和重点人群粪便检索阳性率分别为9.66‰、0.34‰和0.49‰,水体、其它外环境和食品标本检索阳性率分别为0.69‰、1.90‰和0.00‰。监测系统发现的194份阳性标本均出现在疫区中,非疫区均未发现有阳性标本;各年份标本阳性率高低与流行强度相吻合;2个有疫情的年份首例病例均是通过腹泻病门诊发现的;通过监测系统发现了94.83%的病例。 结论 监测方案基本适合同期防治形势的需要,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广西霍乱疫情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1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