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汛期重旱涝的气候特征

被引:15
作者
卢敬华
李国平
薛升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重旱涝;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2.03.009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揭示长江、黄河流域汛期(6~8月)重旱涝的气候特征,首先采用墨西哥帽小波对长江、黄河流域1951~1999年汛期的降雨资料作分析,得到了两流域汛期降雨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其次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三段(上游、中游、下游段)、黄河流域分为两段(上中游、下游段),以各游段逐月的平均降水量(R)为基准,计算降雨量距平百分率,从而得到逐游段、逐月49年来的重旱涝的时序资料;最后分析该时序资料,得到两流域上中下游汛期重旱涝的时空分布。其结果深化了我们对重旱涝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262 / 2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华北平原地区夏季严重旱涝特征诊断分析 [J].
孙安健 ;
高波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0, (03) :393-402
[2]   1998年长江流域降水致洪的评估 [J].
艾秀 ;
陈兴芳 .
气象, 2000, (02) :15-20
[3]   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 [J].
黄荣辉 ;
徐予红 ;
周连童 .
高原气象, 1999, (04) :465-476
[4]   气候旱涝指标方法及其分析 [J].
鞠笑生 ;
邹旭恺 ;
张强 .
自然灾害学报, 1998, (03) :52-58
[5]   我国单站旱涝指标确定和区域旱涝级别划分的研究 [J].
鞠笑生 ;
杨贤为 ;
陈丽娟 ;
王有民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7, (01) :27-34
[6]   夏季青藏高原地面热源对黄河上游流量及径流的影响 [J].
孙国武 ;
刘晓东 ;
陈葆德 .
应用气象学报, 1993, (01) :22-29
[7]  
长江黄河流域旱涝规律和成因研究.[M].叶笃正等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8]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析.[M].冯佩芝等 编.气象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