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加筋新旧路堤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21
作者
王家全 [1 ]
周健 [2 ,3 ]
丛林 [4 ]
邓益兵 [5 ]
机构
[1] 广西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
[2]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3]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数值分析; 加筋土; 高填方; 现场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16.1 [路基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401 ;
摘要
结合山区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对土工格室处治高填方新旧路堤进行现场试验,分析加宽高填方路堤侧向位移、沉降及土压力变化规律,研究格室处治效果。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维薄膜单元模拟土工格室的立体加筋性能,建立三维弹塑性模型,分析土工格室受力特点,通过对相关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揭示高填方加宽路堤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采用三维薄膜单元,能较好地反映土工格室处治现场高填方新旧路堤的规律。与现场试验相比,利用数值试验不仅能得到现场的加筋效果,而且还能通过分析筋材与填料参数的变化和筋材铺设间距来研究格室处治高填方路堤的规律,从而可进一步探讨格室加筋的机制。高填方路堤在加宽路基自重荷载作用下沉降主要集中在加宽路堤的中上部,侧向位移从路基顶面到底部依次逐渐减少。土工格室所在层位起到扩散荷载、减少侧向变形和不均匀沉降的作用。填料与筋材模量愈高,加筋间距愈小,加筋效果愈好,较为合理的铺设间距为2~3m。该研究成果对高填方路堤加筋处理和新旧路基结合部处理均有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943 / 29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土工格室工程性状及应用技术研究.[D].杨晓华.长安大学.2005, 12
[2]   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研究进展 [J].
赵明华 ;
张玲 ;
邹新军 ;
赵衡 .
中国公路学报, 2009, 22 (01) :1-10
[3]   土工格室柔性搭板处治的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三维数值分析 [J].
俞永华 ;
谢永利 ;
杨晓华 ;
李新伟 .
中国公路学报, 2007, (04) :12-18
[4]   土工格室在黄土边坡公路中的试验研究及应用 [J].
晏长根 ;
杨晓华 ;
石玉玲 ;
祁生文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S1) :3235-3238
[5]   桩承式加筋路堤受力机理及沉降分析 [J].
陈仁朋 ;
贾宁 ;
陈云敏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3) :4358-4367
[6]   土工格室在处治路基不均匀沉降中的应用研究 [J].
谢永利 ;
俞永华 ;
杨晓华 ;
不详 .
中国公路学报 , 2004, (04) :10-13
[7]   土工格室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J].
张胜 ;
赵华宏 .
公路交通科技, 2004, (04) :37-39+46
[8]   土工格栅加筋路堤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J].
钱劲松 ;
凌建明 ;
黄琴龙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12) :1421-1425
[9]   不同高度土工格室整治基床下沉病害的试验研究 [J].
王炳龙 ;
周顺华 ;
宫全美 ;
方卫民 .
岩土工程学报, 2003, (02) :163-166
[10]  
岩土塑性力学基础.[M].郑颖人;龚晓南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