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克亚凝析气田挥发性油藏开发实践

被引:5
作者
王新裕
牟伟军
丁国发
鹿克锋
吕江毅
机构
[1]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柯克亚作业区
关键词
柯克亚凝析气田; 井喷; 挥发性油藏; 采收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72 [凝析气田开发与开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疆柯克亚凝析气田西五二采油层系是我国最早投入开发的挥发性油藏。该油藏的流体相态特殊、储集层的非均质性严重,加之1977-1982年的无控制井喷,使油藏原始的含油部分变为水侵部分、纯油部分及侵入气顶部分,流体分布复杂,而且没有取得原始条件下的地层压力、流体样品等资料。在油田开发初期,根据对油藏原始压力、温度、流体界面和流体相态的恢复结果,编制了切实可行的开发方案,在开发过程中严格按开发方案实施,开发后期进行油藏精细描述,应用水平井新技术在剩余油富集区加密调整,并对停喷的油井采用气举采油工艺技术。15a的开发实践证明,油藏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由方案预测指标及目前生产形势分析,油藏一次采油的采收率可达30%以上。图1表4参12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正确选择气顶油藏高效开发模式 [J].
余忠 ;
赵会杰 ;
李卫京 ;
李涛 ;
张英山 ;
史文生 ;
杨金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2) :70-72
[2]   水平井地质优化设计 [J].
王振彪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6) :78-80
[3]   凝析气顶油藏油气产量的计算方法探讨 [J].
余元洲 ;
李宝荣 ;
杨广荣 ;
马小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1) :60-62+12
[4]   我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 [J].
徐安娜 ;
穆龙新 ;
裘怿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3-5
[5]   确定水平并水平段、垂直井射孔段最优位置方法研究 [J].
范子菲 ;
宋文杰 ;
周继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3) :72-75+129
[6]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图形显示及其应用 [J].
陈立生 ;
桓冠仁 ;
郭尚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3, (03) :54-59+66
[7]   油气田开发方案综合评价与优选的模糊决策方法 [J].
陈志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8, (05) :75-78
[8]   自喷井停喷压力分析 [J].
陈永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7, (02) :75-77
[9]   对油田产量与最终可采储量的预测方法介绍 [J].
赵旭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6, (02) :72-78+71
[10]   不同布井方式下井网密度的确定 [J].
陈元千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6, (01) :60-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