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浮游生物优势种组成与DNA指纹的关系

被引:4
作者
张文静 [1 ,2 ]
魏继雨 [1 ]
罗会涛 [1 ]
田野 [1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研究所
[3] 不详
[4]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5] 不详
关键词
浮游生物; 优势种; 遗传关系; RAPD; DNA指纹; 多态性; 池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5 [水体环境分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区3个池塘7个样点浮游生物群落的优势种组成和DNA指纹多态性.利用15种随机引物分别扩增,其中7种引物获得多态性片段.电泳共得到47条带,谱带平均多态率为96.4%.根据Nei's遗传距离矩阵构建3个池塘7个样点的遗传关系聚类树.通过优势种群组成聚类分析比较探讨浮游生物优势物种组成和DNA指纹遗传关系聚类树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池塘样点的优势种组成和DNA指纹遗传多样性相似性较高;西区池塘样点的优势种组成和遗传关系最近,其次是东区池塘的3个样点,差别最大的是北区池塘的两个样点.其原因可能是生境的隔离和差异.提示尽管池塘浮游生物优势种组成与DNA指纹结构表示的遗传关系会存在较小差异,但是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利用DNA指纹技术研究池塘浮游生物生态学是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72 / 6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松花江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与物种组成比较研究 [J].
颜庆云 ;
余育和 ;
冯伟松 ;
刘永定 ;
胡春香 ;
唐辉远 ;
彭亮 ;
邱子健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 (01) :59-63
[2]   东湖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结构及其与环境理化因子的关系 [J].
宋晓红 ;
余育和 ;
冯伟松 ;
颜庆云 ;
邓文娜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2) :2860-2864
[3]   三峡库区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DNA多态性比较分析 [J].
邓文娜 ;
余育和 ;
冯伟松 ;
颜庆云 ;
宋晓红 ;
刘志新 .
湖泊科学, 2007, (03) :333-339
[4]   五株纤毛虫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J].
张文静 ;
余育和 ;
沈韫芬 ;
不详 .
水生生物学报 , 2005, (06) :35-40
[5]  
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沈韫芬等著, 1990
[6]  
COMMUNITY GENETICS: EXPANDING THE SYNTHESIS OF ECOLOGY AND GENETICS[J] . Claudia Neuhauser,D. A. Andow,George E. Heimpel,Georgiana May,Ruth G. Shaw,Stuart Wagenius.Ecology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