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精神型塑下的行政转型

被引:9
作者
芮国强 [1 ]
常静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规划与政策研究室
[2]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精神; 公共行政; 政府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作为根植于公民社会之中的最基本的道德和政治价值,公共精神是一种以他人、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道德伦理、政治价值和社会制度三个层面,具有公共性、底线性、政治性、辐射性等特征。公共行政领域的公共精神,由普通公民的公共精神与行政人员的公共精神构成。当前,以公共精神为导向的我国公共行政应该致力于实现从"管制行政"向"民主行政"、从"消极行政"向"积极行政"、从"无限行政"向"有限行政"、从"免责行政"向"责任行政"、从"权力行政"向"权利行政"、从"人治行政"向"法治行政"的根本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公共精神:塑造公共行政的基本理念 [J].
谭莉莉 .
探索, 2002, (04) :52-55
[3]  
公共组织理论.[M].(美)罗伯特·B.登哈特(RobertB.Denhardt)著;扶松茂;丁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公共行政的精神.[M].(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H.GeorgeFrederickson)著;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  
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Ostrom)著;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6]  
组织理论:历史与流派.[M].朱国云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  
自然政治论.[M].[法]霍尔巴赫(Holbach;Paul) 著;陈太先;眭茂 译.商务印书馆.1994,
[8]  
民主新论.[M].(美)萨托利(Sartori;Giovanni)著;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