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水源地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拟与预测

被引:9
作者
解海静 [1 ,2 ]
胡艳霞 [2 ]
王亚芝 [2 ]
王殿武 [1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密云水源地; 水环境承载力; 系统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2 [环境系统学(环境系统工程)];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水环境承载力作为人类活动与水环境系统的联系界面,是判断社会经济与水环境系统是否协调的尺度。针对密云地水环境承载力系统的复杂性,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动态分析优势和政策实验室功能,建立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对2008—2020年水环境承载力进行模拟与预测,分析不同优化策略下水环境承载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现状延续策略下,2008—2020年水环境承载力呈逐年略微下降的趋势;(2)开源、节流和治污、减排2种优化策略均能有效提高的水环境承载力,并且前者的提高幅度大于后者,而区域外调水措施则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承载力;(3)本地开源、节流措施与治污、减排措施结合后,可以大幅提高水环境承载力,是实现经济活动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策略,进一步提出了该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某市水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 [J].
朱银银 ;
柴磊 .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0, 16 (09) :1039-1041
[2]   城市环境影响模拟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J].
陈书忠 ;
周敬宣 ;
李湘梅 ;
肖人彬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8) :1822-1827
[3]   北京密云水库上游太师屯镇非点源污染损失估算 [J].
王晓燕 ;
张雅帆 ;
欧洋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 25 (04) :37-41
[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辽宁省水环境承载力模拟与预测[J]. 王俭,李雪亮,李法云,包红旭.应用生态学报. 2009(09)
[5]   辽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仿真模拟 [J].
赵卫 ;
刘景双 ;
孔凡娥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8, (06) :738-747
[6]   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J].
李川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08) :66-69+111
[7]   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J].
陈长安 ;
张丽 ;
张惠芬 .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8, (05) :389-391+393
[8]   北京市水源保护区农业非点源污染基本特征与控制对策 [J].
孙江 ;
黄生斌 ;
刘晓霞 .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 (05) :61-63
[9]   区域水资源利用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J].
李湘姣 ;
王先甲 ;
不详 .
人民长江 , 2005, (08) :21-23
[10]   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J].
王俭 ;
孙铁珩 ;
李培军 ;
李法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4) :768-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