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城市经济弹性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26
作者
张帅 [1 ]
王成新 [1 ]
李博 [2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人地协调与绿色发展”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2]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市经济弹性;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东北三省;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9.04.009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为促进东北三省城市经济的复苏与可持续发展,构建城市经济弹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东北三省城市经济弹性水平及其吸收能力、恢复能力和转换能力等构成要素进行评价,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市经济弹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城市经济弹性水平来看,除了大连、长春和哈尔滨处于中等水平外,其余城市均处在较低水平和低度水平;(2)从城市经济弹性的空间分异来看,呈现显著的"集聚化"分异特征;(3)从城市经济吸收、恢复和转换能力来看,各城市水平与经济弹性水平基本一致,且空间分异特征也基本一致;(4)影响城市经济弹性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经济结构、经济规模、环境状况、人力资源和经济密度。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辽宁省城市弹性及其空间分异测度 [J].
李博 ;
张帅 ;
王艺 .
城市问题, 2018, (08) :40-47
[2]   经济韧性视角下城镇产业演化的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基于东莞市樟木头、常平镇的对比分析 [J].
陈作任 ;
李郇 .
人文地理, 2018, 33 (04) :113-120
[3]   制度演化与区域经济弹性——两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比较 [J].
胡晓辉 ;
张文忠 .
地理研究, 2018, 37 (07) :1308-1319
[4]   滨海地区城市水安全弹性分析——以中国112个城市为例 [J].
王琳 ;
陈天 .
城市问题 , 2017, (09) :39-47
[5]   金融危机背景下区域经济弹性的影响因素——以浙江省和江苏省为例 [J].
徐媛媛 ;
王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8) :986-994
[6]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的长三角地级城市韧性度评价 [J].
孙阳 ;
张落成 ;
姚士谋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8) :151-158
[7]   沿海城市弹性演变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以大连市为例 [J].
李博 ;
张帅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0 (02) :268-275
[8]   西安快速城市化边缘区社会脆弱性评价与影响因素 [J].
何艳冰 ;
黄晓军 ;
翟令鑫 ;
闫倩 ;
杨新军 .
地理学报, 2016, 71 (08) :1315-1328
[9]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对江苏省PM浓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J].
贺祥 ;
林振山 ;
刘会玉 ;
齐相贞 .
地理学报, 2016, 71 (07) :1119-1129
[10]   社区弹性概念的界定、内涵及测度 [J].
王冰 ;
张惠 ;
张韦 .
城市问题 , 2016, (06) :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