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斑东方鲀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被引:9
作者
贾长春
陈占森
机构
[1]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2] 仪征县水产养殖场
关键词
鱼体; 产卵场; 渔场; 亲鱼; 人工繁殖; 繁殖方法; 雌鱼; 粘性卵; 性腺发育; 卵巢系数; 胚胎发育; 水温; 卵质; 卵母细胞; 鱼苗; 苗种;
D O I
10.16446/j.cnki.1001-1994.1979.07.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弓斑东方鲀 Fugu ocellatus(Osbeck),俗称河鲀。我国、日本、朝鲜等国人们历来喜食,尤以日本最甚。我国东、黄海及长江下游所产河鲀为溯河性产卵鱼类,性成熟后,每年二月下旬开始进入长江,上溯洄游入产卵场。形成我省南通、扬州、苏州等地区捕捞汛期。幼鱼在江湖中生长发育,秋末春初入海,此时肉味鲜嫩可口,毒性较小,是群众喜食的时鲜珍品。成鱼因卵巢、肾脏、眼球、血液含有河鲀毒素,常由于处理不当发生中毒死亡事故。我省地处长江下游,是河鲀主要产区,据统计1954年产量达200万斤。此后,产量逐年减少,每年大约以5%的速度递减。1973年产量已不满10万斤。因此,如何保护和增殖长江河鲀资源,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于1979年进行了弓斑东方鲀人工繁殖的研究,初步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引用
收藏
页码:7 / 8+4 +4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