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不同人工植被下荒漠化土壤肥力的变化

被引:19
作者
赫晓慧 [1 ]
常庆瑞 [2 ]
温仲明 [1 ]
焦峰 [1 ]
李锐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植被恢复; 荒漠化; 土壤肥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陕北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土地上种植人工植被后,在不同的植被恢复类型和生长状态下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人工植被的建立与生长,土壤肥力总体趋于好转,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显著改善,土壤质地变细,微生物数量增加,土壤酶活性增强;同时,使流动沙地向半固定、固定沙丘方向转化。但随着植被盖度和植被种类的不同,不同样地土壤肥力差异很大;多年生乔木林改良土壤肥力的潜力最高,耕作粗放的农地土壤肥力有所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915 / 9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腾格里沙漠固定沙丘结皮层藓类植物的生态功能及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徐杰 ;
白学良 ;
田桂泉 ;
黄洁 ;
张镝 ;
冯晓慧 .
中国沙漠, 2005, (02) :92-100
[2]   甘肃灌漠土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性典型研究 [J].
赵良菊 ;
肖洪浪 ;
郭天文 ;
赖丽芳 .
中国沙漠, 2004, (04) :73-77
[3]   恢复草地和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分布特征 [J].
邵玉琴 ;
赵吉 ;
杨劼 .
中国沙漠, 2004, (02) :111-114
[4]   阿拉善荒漠草地恢复初期植被与土壤环境的变化 [J].
傅华 ;
陈亚明 ;
周志宇 ;
爱东 ;
周志刚 .
中国沙漠, 2003, (06) :58-61
[5]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本质特性研究 [J].
常庆瑞 ;
安韶山 ;
刘京 ;
文治国 .
土壤学报, 2003, (04) :518-523
[6]   干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沙漠化土地恢复能力的评价 [J].
王葆芳 ;
贾宝全 ;
杨晓晖 ;
刘星晨 ;
王君厚 .
生态学报, 2002, (12) :2030-2035
[7]   北方农牧交错区沙漠化的生物过程研究 [J].
赵哈林 ;
赵学勇 ;
张铜会 ;
李玉霖 ;
苏永中 .
中国沙漠, 2002, (04) :2-8
[8]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植被土壤肥力变化 [J].
顾峰雪 ;
潘晓玲 ;
潘伯荣 ;
文启凯 .
生态学报, 2002, (08) :1179-1188
[9]  
中国沙漠化防治.[M].朱俊凤等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10]  
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朱震达等著;.科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