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种小麦群体光合速率及伤流强度优势研究

被引:17
作者
赵全志
吕德彬
程西永
陈军营
梁静静
不详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郑州
[3] 郑州
[4] 郑州
关键词
杂种小麦; 群体光合速率; 伤流强度; 杂种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99~ 2 0 0 0年在大田条件下 ,对杂种小麦及其亲本经济产量形成期的群体光合速率及伤流强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群体光合速率和伤流强度的杂种优势因杂种组合而不同。群体光合速率优势大小为西安 8号 /豫农 86 >温麦 4号 /豫农 86 >百农 6 4/豫麦 2号组合 ,分别表现在开花后 8~ 14d和开花后 36d、开花后 14~2 9d、开花后 2 9~ 36d ;穗颈节伤流强度基本上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而基部节间伤流强度均没有超标优势。群体光合速率与伤流强度在开花后 8d与 2 5~ 2 9d的关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925 / 9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水稻穗颈节与基部节间伤流的比较及其氮素调控研究 [J].
赵全志 ;
高尔明 ;
黄丕生 ;
凌启鸿 .
作物学报, 2001, (01) :103-109
[2]   杂种小麦“901”某些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J].
周春菊 ;
张嵩午 ;
王长发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5) :4-7
[3]   杂种小麦碳同化特性及籽粒产量性状的研究 [J].
肖凯 ;
谷俊涛 ;
张荣铣 ;
邹定辉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5) :35-42
[4]   杂种小麦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J].
肖凯 ;
谷俊涛 ;
张荣铣 ;
方敏 .
作物学报, 1997, (04) :425-431
[5]   杂种小麦化优8号和化优5号光合特性的研究 [J].
肖凯 ;
张荣铣 ;
方敏 ;
魏道智 .
江苏农业学报, 1996, (04) :16-21
[6]   杂种小麦源库基本特性的研究 [J].
王树安 ;
王纪华 ;
梁振兴 .
作物学报, 1994, (04) :426-431
[7]   小麦光合速率和光呼吸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J].
刘祚昌 ;
赖世登 ;
余彦波 ;
安庆坤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0, (03) :11-15
[8]  
杂交小麦和小麦遗传育种研究[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吕德彬,崔党群主编, 1999
[9]  
杂种小麦研究[M]. 北京农业出版社 , 黄铁城 主编, 1990
[10]  
Agronomic and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en bread wheat hybrids produced using a 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J] . B. Borghi,M. Perenzin,R. J. Nash.Euphytica . 198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