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豆果实成熟过程中叶绿体转化为杂色体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朱
方昭希
机构
[1]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关键词
杂色体; 叶绿体; 类胡萝卜素; 珊瑚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244 [细胞内膜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1009 ; 090102 ;
摘要
珊瑚豆 (Solanum pseudo- capsicum var.diflorum (Vell.) Bitter)果实成熟过程中 ,果实颜色的变化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增长相符合。对果实中叶绿体转化为杂色体进行了电镜观察。早期绿色果实的特点是叶绿体具典型的基粒 -基粒间类囊体结构。在黄绿色果实时期叶绿体类囊体系统解体 ,代之以少数非叶绿素的单个类囊体和积累大的嗜锇的质体小球。质体转变为所谓的原质体。这表明叶绿体在果实成熟中的脱分化过程。当果实达到黄色阶段 ,这些质体所含的质体小球开始从中央形成质体小管的结构。最初质体小球中央变为半透明 ,认为是质体累积胡萝卜素的开始。随着质体小球的延长 ,小管从小球中伸出。这些小管围以电子致密的膜 ,中央是半透明的轴心。与此同时 ,在质体基质中出现一系列发育不同阶段的小泡 ,似乎是形成新的质体小球的过程。在成熟的橙色和橙红色果实中的杂色体中只包含无数小管和小的质体小球。质体小管在数量和长度上增长 ,充满成熟的杂色体。无数质体小球分布在小管之间的空间中。成熟杂色体从脱分化的原质体的重建是真正的再分化过程。可以作出结论 ,珊瑚豆果实叶绿体转化为杂色体实质上是一个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6+165 +165-1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Chromoplasts of Palisota barteri , an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chromoplast tubules[J] . R. Knoth,P. Hansmann,P. Sitte.Planta . 1986 (2)
[2]   THE SITE OF CAROTENOGENIC ENZYMES IN CHROMOPLASTS FROM NARCISSUS-PSEUDONARCISSUS L [J].
KREUZ, K ;
BEYER, P ;
KLEINIG, H .
PLANTA, 1982, 154 (01) :66-69
[3]   CAROTENOID METABOLISM DURING CHLOROPLAST TO CHROMOPLAST TRANSFORMATION IN CAPSICUM-ANNUUM FRUIT [J].
CAMARA, B ;
BRANGEON, J .
PLANTA, 1981, 151 (04) :359-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