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之困——基于利益相关方分析

被引:10
作者
周丽旋 [1 ]
吴健 [2 ]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2]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地; 管理体制; 利益相关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91.15 [];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饮用水水源地是为公共饮用水供给系统提供原水的区域,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供水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是水环境管理的重中之重。饮用水水源地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受益者明确、保护的外部性、多种地域关系等特性,对其管理体制安排提出了特殊要求。文章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剖析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中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要求、作用与权力。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水源地管理责任主体安排的合理性、现有水源地管理体制重要的利益相关方的完整性、有效激励与监督机制是否存在三个问题。最终,提出进行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创新的途径,包括:突破属地管理的局限,让动机和能力匹配的主体承担相应的管理角色;提供途径,将重要利益相关方纳入;将水源地管理更充分地纳入流域管理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城市水源地保护与水源地城镇协调发展的规划途径分析 [J].
袁中宝 ;
李伦亮 .
工程与建设, 2008, (02) :173-175
[2]   跨界水污染的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研究——基于区域公共管理视角的考量 [J].
杨新春 ;
姚东 .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8, (01) :68-70+74
[3]   重要水源地水质问题及保护对策研究 [J].
黄少燕 .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 (04) :65-67
[4]   异地开发——生态补偿新机制 [J].
刘礼军 .
水利发展研究, 2006, (07) :16-18
[5]  
利益相关方参与环境管理法律机制研究 .2 吴良志. 上海交通大学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