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常用方剂之研究

被引:12
作者
庞润辉
机构
[1] 哲里木盟神经精神病医院
关键词
黄茂; 煎剂; 利尿作用; 感冒; 补气; 汤剂; 补法; 常用方剂; 药理作用;
D O I
10.13463/j.cnki.jlzyy.1981.04.02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黄芪,一名黄耆,为豆科紫云英属膜荚黄芪(Astragular membranactus (Fisch)Bgc)或内蒙黄芪(A·mongholicus Bgc)的根,是中医临床常用药物之一,李时珍指出:“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为中医补气之要药,味甘,性微温,入肺、脾二经。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虚血脱,崩漏带下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目前对黄芪的药理研究主要限于对全草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0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