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台湾桤木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引种推广前景
被引:26
作者:
王金锡
朱万泽
机构:
[1] 四川省林科院!四川成都
[2]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
来源:
关键词:
台湾桤木;
生物学特性;
引种推广;
D O I:
10.16779/j.cnki.1003-5508.2000.04.004
中图分类号:
S792 [阔叶乔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台湾桤木 ( Alnusformosana)为桦木科桤木属落叶乔木 ,原产台湾省 ,是台湾重要的造林树种。南非于 1 982年引种台湾桤木 ,在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地上 ,8年生台湾桤木引种试验林 ,单株树高最高达 2 0 m ,胸径达 2 7.8cm,木材年生长量达 1 5m3/ hm2 ,其中 6年~ 8年间 ,木材年生长量为 2 4 m3/ hm2 ,生长表现良好 ,被认为是南非最有潜力的商用造林树种之一[5 ] 。我国福建于 1 987年引种台湾桤木 ,在南平来舟、同安小坪、东山杏陈三地共营造试验林7hm2 ,结果表明 ,台湾桤木生长发育正常 ,已开花结实 ,林分长势良好 ,-4 .5℃未受冻害 ,病虫害少 ,抗逆性较强 ,在土壤湿润的立地上 ,8年生台湾桤木林分 ,平均树高 1 4 .1 m,胸径1 5.6cm,木材蓄积量 1 4 6.7m3/ hm2~ 2 50 .2 m3/ hm2 ,引种是成功的 [1 ,2 ]。一般认为 ,台湾桤木适应性较广 ,生长迅速 ,木材用途广泛且易于加工 ,并能提高林地肥力 ,是具有较好的引种推广前景的商用造林树种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