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治理结构的演变及启示

被引:5
作者
廖冲绪 [1 ]
肖雪莲 [1 ]
胡燕 [2 ]
机构
[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2]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乡村治理结构; 统筹城乡; 人民公社制; 乡政村治;
D O I
10.13903/j.cnki.cn51-1575/d.2012.04.021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乡村社会各治理主体在各自权力、职责范围基础上的行为模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乡村治理结构。建国以来,我国的乡村治理结构的演变大体可以划分为"区-乡(村)-组"结构(1950-1953年)、"区-乡镇-组"结构(1954-1958年)、"人民公社制"结构(1958-1982年)和"乡政村治"结构(1983年-现今)四个阶段。我国乡村治理结构的演变历程启示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构建乡村治理结构不仅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而且构建的乡村治理结构还应该是多元互动的,如此才能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善治。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取消农业税后乡村治理的路径选择 [J].
马宝成 .
长白学刊, 2007, (06) :59-63
[2]   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现代转型逻辑 [J].
刘祖华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7, (05) :25-28+10
[3]   建构“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得实惠”的乡村治理机制 [J].
徐勇 .
理论学刊, 2007, (04) :85-86
[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对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一项因素的分析 [J].
吴毅 .
天津社会科学, 1997, (05) :95-102
[5]  
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M].贺雪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  
岳村政治.[M].于建嵘著;.商务印书馆.2001,
[7]  
告别理想.[M].张乐天著;.东方出版中心.1998,
[8]  
中国农村基层建制的历史演变.[M].张厚安;白益华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