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微观及宏观驱油特征——以河南双河油田某区块为例
被引:10
作者
:
董文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中国石化股份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董文龙
[
1
]
徐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股份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徐涛
[
2
]
李洪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股份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李洪生
[
2
]
崔秀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中国石化股份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崔秀清
[
1
]
熊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股份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熊英
[
2
]
侯吉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化股份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侯吉瑞
[
3
]
机构
:
[1]
中国石化股份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2]
中国石化股份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来源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
2011年
/ 18卷
/ 03期
关键词
: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
驱油实验;
数值模拟;
微观;
宏观;
驱油特征;
D O I
: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1.03.020
中图分类号
:
TE357.43 [];
学科分类号
:
082002 ;
摘要
:
采用微观驱油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微观及宏观驱油特征。以河南双河油田S块H层系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二元复合体系既能启动柱状、簇状残余油,又可减少孔隙和喉道处的膜状残余油,相比单一表面活性剂驱和单一聚合物驱,二元复合驱具有显著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驱油效率的双重效果,比单一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3.03%~5.45%。对于层内非均质储层,二元复合驱可较大幅度地提高低渗透带的采收率,其次是中渗透带;而对于层间非均质储层,进一步改善低渗透层开发效果的能力有限,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由高到低的排序为中、高、低渗透层。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6+114 +114-1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二类油层二元复合体系性能评价及其机理
[J].
牛丽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牛丽伟
;
卢祥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卢祥国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9,
(04)
:44
-52+141
[2]
孤东油田七区西南二元复合驱油先导试验效果及动态特点
[J].
张爱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张爱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5)
:66
-68+71+115
[3]
聚合物驱后利用OCS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体系提高采收率的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东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辛浩川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崔晓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慧专
.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6,
(01)
:1
-3
[4]
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驱油物理模拟实验
[J].
吴文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吴文祥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玉丰
;
胡锦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胡锦强
;
刑德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化工总厂计划与生产部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刑德琪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5,
(06)
:98
-100+128
[5]
无碱二元复合体系驱油试验研究
[J].
李孟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李孟涛
;
刘先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刘先贵
;
杨孝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杨孝君
.
石油钻采工艺,
2004,
(05)
:73
-76+87
[6]
聚/表二元复合驱油体系性能研究
[J].
刘莉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职业学院,西南石油学院
刘莉平
;
杨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职业学院,西南石油学院
杨建军
.
断块油气田,
2004,
(04)
:44
-45+91
[7]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油体系界面性质研究
[J].
叶仲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叶仲斌
;
刘向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向君
;
杨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建军
;
罗平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罗平亚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3)
:7
-9+15
[8]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技术进展[J]. 王凤兰,伍晓林,陈广宇,李洪富,张国印.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9 (05)
←
1
→
共 8 条
[1]
二类油层二元复合体系性能评价及其机理
[J].
牛丽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牛丽伟
;
卢祥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卢祥国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9,
(04)
:44
-52+141
[2]
孤东油田七区西南二元复合驱油先导试验效果及动态特点
[J].
张爱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张爱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5)
:66
-68+71+115
[3]
聚合物驱后利用OCS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体系提高采收率的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东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辛浩川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崔晓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慧专
.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6,
(01)
:1
-3
[4]
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驱油物理模拟实验
[J].
吴文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吴文祥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玉丰
;
胡锦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胡锦强
;
刑德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化工总厂计划与生产部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刑德琪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5,
(06)
:98
-100+128
[5]
无碱二元复合体系驱油试验研究
[J].
李孟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李孟涛
;
刘先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刘先贵
;
杨孝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杨孝君
.
石油钻采工艺,
2004,
(05)
:73
-76+87
[6]
聚/表二元复合驱油体系性能研究
[J].
刘莉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职业学院,西南石油学院
刘莉平
;
杨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职业学院,西南石油学院
杨建军
.
断块油气田,
2004,
(04)
:44
-45+91
[7]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油体系界面性质研究
[J].
叶仲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叶仲斌
;
刘向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向君
;
杨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建军
;
罗平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罗平亚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3)
:7
-9+15
[8]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技术进展[J]. 王凤兰,伍晓林,陈广宇,李洪富,张国印.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9 (0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