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科分布格局及其形成的分析

被引:49
作者
潘开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
关键词
芍药属; 分化中心; 次生分化中心; 演化趋势; 分布式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芍药科Paeoniaceae为单属科,芍药属Paeonia L.共30种,隶属三个组,牡丹组Sect.Moutan DC.为该属的木本类型,有6种,分布在中国的一个局部地区,从云南的中部(景东24.4°N)和西藏东部(札囊,90°E)向东北至安徽的巢湖(117.7°E)和陕西延安(36.5°N)。6个种中滇牡丹P.delavayi分布最广,其余5种分布区都比较局限。北美芍药组Sect.Onaepis Lindley仅2种,是该属最狭域的组,仅分布于北美西部,从太平洋沿岸的俄勒岗州至蒙大拿州,南起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32.7°N),向北至华盛顿州与其它两组成间断分布。芍药组Sect.Paeonia是该属种类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组,包括22种,从亚洲温带东部的色丹岛(146.6°E),至欧洲最西部的葡萄牙和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Demnat省,向南至我国云南的宁南,北缘进入北极圈。本文按照一般学者所能按受的演化趋势,并结合细胞学、生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初步结果,推论了该属性状演化趋势。结合在世界各区中种数的比较、各区特有种的比较和在中国的分布,得出下列初步结论:(1)牡丹组Sect.Moutan是芍药属中最原始的组;北美芍药组Sect.Onaepia既有一些原始性状,又有特化性状,它是直接从木本类型分化发生的类群;芍药组Sect.Paeonia是该属最大,分化强烈、有若干复合体,又有不少特化的类型,因而它是芍
引用
收藏
页码:340 / 34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新疆的芍药属 [J].
洪德元 ;
潘开玉 ;
李学禹 .
植物分类学报, 1994, (04) :349-355
[2]   中国野生牡丹研究(一)芍药属牡丹组新分类群 [J].
洪涛 ;
张家勋 ;
李嘉珏 ;
赵文忠 ;
李明瑞 .
植物研究, 1992, (03) :223-234
[3]   芍药胚和胚乳早期发育的研究 [J].
母锡金 ;
王伏雄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5, (01) :7-12+115
[4]   芍药甙在芍药属植物中的存在 [J].
何丽一 ;
冯瑞芝 ;
肖培根 .
药学学报, 1980, (07) :429-433
[5]   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 [J].
吴征镒 .
云南植物研究, 1979, (01) :1-20
[6]  
中国芍药属的研究[J]. 方文培.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1958 (04)
[7]  
论胡桃科植物的地理分布[J]. 路安民.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1982 (03)
[8]  
芍药科化学和系统学的初步研究[J]. 于津,肖培根.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1987 (03)
[9]  
芍药属的研究(1)——国产几个野生种核型的报道[J]. 洪德元,张志宪,朱相云.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1988 (01)
[10]  
植物细胞分类学[M]. 科学出版社 , 洪德元编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