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近41年气候变化对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陈勇 [1 ]
廖玉芳 [2 ]
郭东鑫 [2 ]
邱庆栋 [1 ]
机构
[1] 长沙市气象局
[2] 湖南省气象局
关键词
长沙; 气候变化; 早稻产量; 诊断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3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诊断分析气候变化对长沙水稻产量的影响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利用长沙市4个人工观测站1971—2011年逐日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趋势系数、相关系数、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长沙双季早稻生长期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气象产量与其生长期气象因子间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长沙早稻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依次是:5月低温、生长期最高气温、生长期降水量、灌浆乳熟期最高气温、生长期日照时数、5月日照时数、5月最高气温、5月平均气温及洪涝;(2)5月低温强度指数Ij与气象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对早稻产量有明显不利影响;生长期降水量与气象产量存在显著负相关,降水量太多不利于高产;(3)近41年来,早稻生长期最高气温、5月平均气温、5月最高气温呈极显著增加态势,生长期最高气温与气象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5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灌浆乳熟期最高气温与气象产量呈较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增温十分有利于早稻高产;(4)生长期日照时数与气象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日照时数多对早稻高产有利;(5)近41年来,早稻气象产量呈弱下降态势,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大幅增长,2004—2008年小幅增长,得益于生产力水平和早稻品种的提升以及十分有利于早稻增产的气象条件;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多为负值及2009年连续3年负值,在于气象条件对早稻增产无贡献。气候变化对长沙早稻产量的影响总体呈正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赣州近30年气候变化对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 [J].
谢远玉 ;
张智勇 ;
刘翠华 ;
张红林 ;
聂秋生 ;
张瑞祥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3) :388-393
[2]   影响湖南早稻生产的五月低温的风险评估 [J].
陆魁东 ;
罗伯良 ;
黄晚华 ;
崔伟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2) :283-289
[3]   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J].
崔静 ;
王秀清 ;
辛贤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2) :54-60
[4]   气候变化对福建省水稻生产的阶段性影响 [J].
江敏 ;
金之庆 ;
石春林 ;
葛道阔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10) :220-227
[5]   气候及其变率变化对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生产的影响 [J].
葛道阔 ;
金之庆 .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 (01) :57-64
[6]   中国雨日的气候变化 [J].
王颖 ;
施能 ;
顾骏强 ;
封国林 ;
张立波 .
大气科学, 2006, (01) :162-170
[7]   气候变化对我国南方双季稻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J].
张建平 ;
赵艳霞 ;
王春乙 ;
何勇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 (04) :151-156
[8]   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生产的阶段性影响及适应性对策 [J].
葛道阔 ;
金之庆 ;
石春林 ;
高亮之 .
江苏农业学报, 2002, (01) :1-8
[9]   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水稻产量变化模拟 [J].
熊伟 ;
陶福禄 ;
许吟隆 ;
林而达 .
中国农业气象, 2001, (03) :2-6
[10]   湛江市早稻生长季节气候变化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J].
佟伟 .
广东气象, 1999, (S1)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