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理念够了吗:新闻专业主义话语的另面

被引:12
作者
张垒 [1 ,2 ]
刘旻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3]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新闻专业主义; 职业理念; 新闻理念; 职业社会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10 [新闻学];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探讨新闻专业主义,不能离开"职业"观和"专业"观,尤其不能离开西方职业化发展的长期历史传统。从新闻专业主义到专业主义,从专业到职业,源于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有完整系统的逻辑和历史支撑,西方"职业群体"在社会中担负的角色与中国也有很大不同。作为新闻专业主义之前提的"专业性职业"并非是对中国新闻业发展历程和客观存在的准确描述,忽视这一点则可能加大我们根据西方范式书写自身历史的风险。由此,我们需要把目光从具有局限性的"职业"和"专业"话语中移开,从具有某种封闭特性的"职业理念"中走出来,追寻一种更开放的"新闻理念",注意其与更广泛的人群和宏大时代主题的密切关联,涵纳所有新闻生产参与者们的集体意识和共同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8+127 +1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3]   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 [J].
刘思达 .
社会学研究, 2006, (01) :197-221+0
[4]   美国的公共新闻学运动 [J].
谢静 .
当代传播, 2004, (06) :41-44
[5]  
当代中国媒体生态的变迁与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构.[J].史安斌;.新闻与传播评论.2003, 00
[6]   公共新闻学:美国新闻理论的第三次革命——访《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总编辑汤姆·瓦霍沃 [J].
刘肇熙 ;
姚清江 .
青年记者, 2004, (04) :43-45
[7]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M].张旭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  
作为文化的传播.[M].(美)詹姆斯·W.凯瑞(JamesW.Carey)著;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
[9]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美)孙隆基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  
中国文化要义.[M].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