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理性与新社会服务体系建构

被引:13
作者
徐选国 [1 ,2 ]
侯利文 [3 ]
徐永祥 [2 ]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
[2]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
[3]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社会服务体系; 社会理性; 新社会组织; 社会政策创新; 社会工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社会发展变迁使得我国传统社会服务体系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及实践困境,这些挑战和困境成为推动社会服务体系理论、实践创新的逻辑起点。从原先以注重效率、经济理性为核心的工具理性范式向以社会利他、社会规范和集体利益为核心的社会理性范式转换,应成为创新社会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石。在社会理性视角下,建构新社会服务体系的实践路径是:社会政策的社会理性范式创新是构建新社会服务体系的根本保障;新社会组织的发展是构建和实现新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和组织化行动者;社会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以及"社区为本"的本质属性是构成新社会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实质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2]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三社联动”:内涵、机制及其实践逻辑——基于深圳市H社区的探索 [J].
徐选国 ;
徐永祥 .
社会科学, 2016, (07) :87-96
[3]   中国现代社会服务体系构建论纲 [J].
刘继同 .
社会建设, 2016, 3 (01) :60-70
[4]   新社会组织:内涵、特征以及发展原则 [J].
徐永祥 ;
侯利文 ;
徐选国 .
学习与实践, 2015, (07) :78-87+2
[5]   试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积极的社会政策托底 [J].
王思斌 .
东岳论丛, 2015, 36 (03) :5-9
[6]   通道变迁:个体与公共组织的关联 [J].
张静 .
学海, 2015, (01) :50-58
[7]   新社会服务体系:经验反思与路径建构——基于沪深两地政府购买服务的比较研究 [J].
杨君 ;
徐永祥 .
学习与实践, 2013, (08) :101-107
[8]   现代公共意识的生成与公民的社会建设参与 [J].
高中建 ;
周菲菲 .
中州学刊, 2013, (08) :87-89
[9]   我国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和未来 [J].
李培林 .
社会, 2013, 33 (03) :1-10
[10]   独立抑或自主:中国社会组织特征问题重思 [J].
王诗宗 ;
宋程成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5) :50-6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