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影响冰核细菌成冰活性的因素研究
被引:43
作者:
孙福在
朱红
何礼远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来源:
关键词:
冰核细菌;
冰核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Vali小滴冻结法,定量定性测定了8种因素对INA细菌成冰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NA细菌浓度为5×10~2-5×10~8个/ml细菌,温度为-2℃-7℃范围内,当温度一定时,菌液浓度越高成冰活性越强;当菌液浓度一定时,温度越低成冰活性越强。冰核细菌最佳培养温度为20℃左右,25℃以上成冰活性逐渐降低。冰核细菌在4℃下保存20天成冰活性稳定不变,25℃以上时,温度越高成冰活性丧失越快。培养基组份不同,其成冰活性亦不同,若含有甘油或蔗糖组份,可增加成冰活性。用波长254nm紫外线照射INA细菌苗液1—30分钟,对其成冰活性和杀灭作用的影响大小,与照射时间长短成正相关,若照射30分钟时,不仅INA细菌全部丧失成冰活性,而且也全被杀死。1%的胃蛋白酶能极显著地破坏成冰活性pH2.0或pH4.0的酸性溶液和pH10的碱性溶液,都能破坏成冰活性。3种抗菌素都能杀死INA细菌,但不一定能破坏成冰活性,如对丁香假单胞菌(P.S)的成冰活性几乎毫无影响。凡是含有铜类、硫类和脲类的杀菌剂以及重金属盐类、氯仿和乙醚都具有破坏INA细菌成冰活性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4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