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调停历史与策略的量化分析——兼析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被引:8
作者
漆海霞
机构
[1]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关键词
国际调停; 策略; 朝鲜核问题; 六方会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国际调停是重要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之一。调停者在进行调停时,首先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策略,然而学者们对此尚未进行深入研究。以往的研究认为,国际调停结果受到调停者采用何种策略以及此前冲突管理结果这两个因素的影响。通过应用1945-1995年关于295场冲突的国际调停的数据库,作者以调停策略为核心自变量、此前冲突管理结果和调停者级别为控制变量、调停结果为因变量,建立了关于国际调停的线性回归模型。其中,由于调停策略是分类变量,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作者用虚拟变量来处理三种调停策略。在根据统计数据得出的模型中,出人意料的是,调停者的级别对调停结果几乎没有影响。若此前没有进行冲突管理,则采用程序策略效果较好;若此前采用过冲突管理,则宜采用直接策略。因此,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中国的主要调停策略可以改用直接策略,加大赏罚的力度,而调停者级别可以维持现有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17+158 +158-159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2008年朝核问题走势 [J].
朱锋 .
现代国际关系, 2007, (12) :25-27
[2]   中国参与六方会谈:斡旋角色与前景 [J].
姜宅九 .
当代亚太, 2007, (02) :30-35
[3]   国际调解的供需关系分析——以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冲突(1998000年)的调解为例 [J].
张春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01) :54-60+5
[6]   六方会谈:“朝核问题”还是“朝鲜问题”? [J].
朱锋 .
国际政治研究, 2005, (03) :28-38
[7]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前途分析 [J].
朱锋 .
现代国际关系, 2005, (01) :26-33
[8]  
国际军事冲突调停的三种策略效果比较[D]. 漆海霞.清华大学. 2007
[9]  
计量经济学基础[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达摩达尔·N.古扎拉蒂(DamodarN.Gujarati)著, 2005
[10]  
国际谈判——分析、方法和问题[M]. - 华夏出版社 , (奥)维克托·克里蒙克(VictorA.Kremenyuk)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