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度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11
作者
胡荣明 [1 ,2 ]
李锐 [3 ]
郭斌 [2 ]
文雯 [4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4]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坡度; GIS; 西安市长安区;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1.06.022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了研究坡度因素对土地利用/覆被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为研究区,采用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及相关辅助数据,应用GIS手段提供的空间分析方法,将长安区地形进行坡度分级,把两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解译结果与坡度分级图进行了空间叠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建筑用地、水域等分布在坡度较小范围,林地、草地的坡度分布范围近似于正态分布。不同年份各土地利用类型在相同坡度所占面积比例基本不变;不同坡度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变化不尽相同。其它土地类型向耕地和建筑用地的转化主要集中在低坡度范围内,而其它土地类型向林地和草地的转化在整个坡度范围上大体呈正态分布。因此,坡度因素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重要影响因素,坡度因素对土地利用格局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6+242 +2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城市土地快速变化的特征与机制[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毛蒋兴, 2009
[2]   大宁河流域坡度与坡向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J].
周爱霞 ;
马泽忠 ;
周万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2) :126-129
[3]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相关性分析方法 [J].
贾宁凤 ;
段建南 ;
乔志敏 .
经济地理, 2007, (02) :310-312
[4]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J].
邱扬 ;
傅伯杰 ;
王军 ;
陈利顶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1) :20-29
[5]   高程与坡度对巫山县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影响 [J].
马泽忠 ;
周爱霞 ;
江晓波 ;
周万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107-109+183
[6]   三峡库区土地自然坡度和高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J].
周万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1) :15-21
[7]   运用DEM剖析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时空变化——以北京延庆县为例 [J].
孙丽 ;
陈焕伟 ;
潘家文 .
山地学报, 2004, (06) :762-766
[8]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J].
史培军 ;
陈晋 ;
潘耀忠 .
地理学报, 2000, (02) :151-160
[9]  
西安市统计年鉴. 西安市统计局. 中国统计出版 . 2008
[10]  
应用地貌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陈业裕,黄昌发编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