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陆相砂砾岩油藏裂缝发育特征分析——以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乌尔禾组油藏为例
被引:24
作者
:
申本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申本科
胡永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胡永乐
田昌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田昌炳
薛培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薛培华
张爱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张爱卿
李广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李广超
薛大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薛大伟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来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2005年
/ 03期
关键词
:
裂缝;
构造缝;
非构造缝;
断层;
乌尔禾组;
储集层;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乌尔禾组油藏是低孔、低渗的块状砂砾岩油藏,裂缝发育,既有构造缝,也有非构造缝。据岩心观察、成像测井和薄片鉴定,将裂缝分为4种类型:微裂缝、斜交裂缝、高角度裂缝和网状裂缝。油藏西部以低角度缝为主,裂缝倾角为0~40°,方位为170~180°;油藏东部多为高角度缝或直劈缝,裂缝倾角为10~60°和80~90°,方位为60~120°和170~190°。认为岩性和局部构造位置是控制该油藏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不同岩性交互的层段裂缝发育程度高。构造缝主要为剪切裂缝,裂缝延伸方向与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相关,非构造缝为砾缘溶蚀缝等。图6参11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集层建模研究
[J].
李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李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4)
:99
-104
[2]
特低渗透砂岩微裂缝分布研究方法探索
[J].
王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
王景
;
凌升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
凌升阶
;
南中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
南中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2)
:51
-53
[3]
吐哈盆地巴喀油田特低渗砂岩油层裂缝分布特征
[J].
王发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发长
;
穆龙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穆龙新
;
赵厚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赵厚银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2)
:54
-57
[4]
柴达木盆地狮子沟地区中深层裂缝性油藏
[J].
李元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元奎
;
王铁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铁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6)
:12
-15+15
[5]
渤南油田三区沙三段4砂组低渗透砂岩储集层裂缝特征研究
[J].
李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李阳
;
才巨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才巨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6)
:39
-41+13
[6]
特低渗透油田裂缝发育区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技术
[J].
熊维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熊维亮
;
潘增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潘增耀
;
王斌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斌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5)
:46
-48+4
[7]
油气储层地质学.[M].吴胜和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8]
裘怿楠石油开发地质文集.[M].裘怿楠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
1
→
共 8 条
[1]
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集层建模研究
[J].
李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李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4)
:99
-104
[2]
特低渗透砂岩微裂缝分布研究方法探索
[J].
王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
王景
;
凌升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
凌升阶
;
南中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
南中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2)
:51
-53
[3]
吐哈盆地巴喀油田特低渗砂岩油层裂缝分布特征
[J].
王发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发长
;
穆龙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穆龙新
;
赵厚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赵厚银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2)
:54
-57
[4]
柴达木盆地狮子沟地区中深层裂缝性油藏
[J].
李元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元奎
;
王铁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铁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6)
:12
-15+15
[5]
渤南油田三区沙三段4砂组低渗透砂岩储集层裂缝特征研究
[J].
李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李阳
;
才巨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才巨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6)
:39
-41+13
[6]
特低渗透油田裂缝发育区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技术
[J].
熊维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熊维亮
;
潘增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潘增耀
;
王斌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斌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5)
:46
-48+4
[7]
油气储层地质学.[M].吴胜和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8]
裘怿楠石油开发地质文集.[M].裘怿楠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