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豆种子蛋白含量差异的生理及结构基础的探讨

被引:4
作者
许守民
苗以农
朱长甫
刘学军
徐豹
郑惠玉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公主岭,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公主岭
关键词
野生大豆; 贮藏蛋白; 蛋白体发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子显微镜、蛋白及酰脲含量测定等技术,对高蛋白含量(50.7% )的50359 和低蛋白含量(40.8% )的50305 两个野生大豆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贮藏蛋白积累的速率、蛋白组分合成的起始时间、蛋白体发育的进程以及幼茎的酰脲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大豆50359的高蛋白含量是与其种子发育过程中较高的植株酰脲含量、较早较快的贮藏蛋白合成及积累速率,液泡中高效的蛋白贮藏方式以及蛋白体在子叶细胞中占有较大体积相联系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80 / 384+412 +4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豆种子脂肪和蛋白质形成及积累规律的初步研究 [J].
张恒善 ;
梁振富 ;
杨玉环 ;
付艳华 ;
吴景贵 ;
裴东红 ;
李维国 ;
逢玉兰 .
大豆科学, 1990, (03) :191-197
[2]   大豆子叶细胞中由液泡发育成蛋白体的不同方式 [J].
郑易之 ;
何孟元 ;
胡阿林 ;
郝水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0, (02) :97-102+171
[3]  
利用免疫荧光法研究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11S和7S蛋白的积累[J]. 林忠平,崔庆玲,赵玉锦,尹光初,雷勃钧,张开旺,卢翠华.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03)
[4]   豆科植物中酰脲含量的测定 [J].
徐志伟 ;
刘承宪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6, (04) :60-62
[5]   利用野生大豆资源培育高蛋白质的大豆新品种见效快 [J].
张春文 .
大豆科学, 1982, (02) :168-168
[6]  
大豆育种应用基础和技术研究进展[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盖钧镒主编, 1990
[7]  
Periodate-acid treatment of sections permits on-grid immunogold localization of pea seed vicilin in ER and Golgi[J] . Stuart Craig,D. J. Goodchild.Protoplasma . 1984 (1)
[8]   EXPRESSION OF STORAGE-PROTEIN GENES DURING SOYBEAN SEED DEVELOPMENT [J].
MEINKE, DW ;
CHEN, J ;
BEACHY, RN .
PLANTA, 1981, 153 (02) :130-139
[9]  
The origin of protein bodies in developing soybean cotyledons: a proposal[J] . Bong Y. Yoo,Maarten J. Chrispeels.Protoplasma . 198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