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22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常庆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张俊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夏大学新技术应用研究开发中心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机构:
[1]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宁夏大学新技术应用研究开发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驱动机制;
陕北农牧交错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利用1986年、1993年及2003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及回归分析方法,对陕北农牧交错带1986年2003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总体较高,2003年达到36.5%,且土地利用正处于发展期;1986年2003年土地利用变化以林地和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和耕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与沙地面积不断减少为主要特征。其中林地面积增加了44.18×104hm2,主要由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转化而来;建设用地面积以近0.27×104hm2/年的速度增加,主要由耕地、草地、未利用土地和沙地转化而来;耕地面积减少了10.52×104hm2,减少的面积主要转化为林地和草地;沙地面积减少了20.67×104hm2。在空间上土地利用变化以南部和东南部黄土丘陵区沟壑区和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最为明显。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了土地利用变化,其中气候因素是驱动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自然因素,人口增长及社会投资的增加,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直接驱动了土地利用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053 / 10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居民环境保护意愿的调查分析
[J].
曹世雄
;
陈军
;
陈莉
;
高旺盛
;
尹宏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9)
:2104-211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靖边县园艺站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陈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延安市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高旺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尹宏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延安市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巨型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J].
闫小培
;
毛蒋兴
;
普军
.
地理学报,
2006, (06)
:613-62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毛蒋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驱动因子分析
[J].
甘红
;
刘彦随
;
王静
;
吴佩林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4)
:113-116

甘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中国西部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近期动态分析
[J].
郑丙辉
;
田自强
;
王文杰
;
李子成
.
生态学报,
2004, (05)
:1078-108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田自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王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李子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5]
近10年来长江下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李晓文
;
方精云
;
朴世龙
.
地理学报,
2003, (05)
:659-667

李晓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方精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中国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王思远
;
张增祥
;
周全斌
;
刘斌
;
王长有
.
生态学报,
2003, (04)
:649-656

王思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张增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周全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刘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王长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7]
干旱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以黑河流域为例
[J].
张华
;
张勃
;
石惠春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 (02)
:49-54

张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张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石惠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8]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庄大方
;
王一谋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江南
;
吴世新
.
地理研究,
2003, (01)
:1-1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增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兰州,成都,长春,武汉,南京,乌鲁木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一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兰州,成都,长春,武汉,南京,乌鲁木齐

周万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兰州,成都,长春,武汉,南京,乌鲁木齐

张树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兰州,成都,长春,武汉,南京,乌鲁木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江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兰州,成都,长春,武汉,南京,乌鲁木齐

吴世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兰州,成都,长春,武汉,南京,乌鲁木齐
[9]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
[J].
刘纪远
;
刘明亮
;
庄大方
;
邓祥征
;
张增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31-1040+105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明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增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10]
陕北长城沿线地区土地退化态势分析
[J].
刘彦随
;
Jay Gao
.
地理学报,
2002, (04)
:443-45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Jay Gao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北京,奥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