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幼穗和花粉发育期的蛋白酶活性变化

被引:8
作者
孙谷畴
林植芳
林桂珠
梁承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
[2] 不详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 育性; 蛋白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以后可溶性蛋白含量迅速降低。单核期仅为花粉母细胞形成期的56%,二核期和三核期分别为花粉母细胞形成期的36.4%和30.3%。保持系珍汕97B虽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后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但在二核期则有所增高,表现为鞍形变化过程。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后,珍汕97A的酪蛋白水解酶活性增高,单核期为前一时期的1倍,而珍汕97B的酶活性增幅较小。第一次枝梗分化期珍汕97A的内肽酶活性较珍汕97B高,而雌雄蕊形成期两者的酶活皆降低。整个发育期中珍汕97A的内肽酶活性较珍汕97B高15%至55.5%。珍汕97A在幼穗第一次枝梗分化期时氨肽酶活性较珍汕97B高。第二次枝梗分化期后,不育系和保持系的氨肽酶活性均下降。但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后,珍汕97A的氨肽酶活性迅速增高,三核期达最高水平,这可能意味着此时大量蛋白质被水解。蛋白酶类抑制剂的实验表明,在雌雄蕊形成期后不育系和保持系含有半胱氨酸型氨肽酶和约10%含金属型氨肽酶;而在三核期,保持系的氨肽酶则主要为半胱氨酸型。不育系三核期含有的BAPA内肽酶包括半胱氨酸型、丝氨酸型,以及部分含金属酶类;而保持系三核期的内肽酶仅为丝氨酸型。不育系肽酶类型的变化,可能反映酶基因编码的去抑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花药中的某些生化代谢特点
    梁承邺
    陈贤丰
    孙谷畴
    黄毓文
    林植芳
    [J]. 作物学报, 1995, (01) : 64 - 70
  • [2] 雄性不育水稻小孢子败育与花药的有机自由基水平
    林植芳
    梁承邺
    孙谷畴
    林桂珠
    [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3, (03) : 215 - 221
  • [3] 水稻二九南一号雄性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花药中某些呼吸酶和游离组蛋白的比较研究
    代尧仁
    孙振荣
    徐月荣
    赵妙珍
    宗建海
    凌征柱
    [J]. 遗传学报, 1978, (03) : 227 - 234
  • [4] 中国水稻栽培学[M]. - 农业出版社 , 丁颖主编, 1961
  • [5] ANATOMY AND CYTOLOGY OF MICROSPOROGENESIS IN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ANGIOSPERMS
    LASER, KD
    LERSTEN, NR
    [J]. BOTANICAL REVIEW, 1972, 38 (03) : 4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