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城乡协调度演变及其机制分析

被引:24
作者
张仲伍 [1 ,2 ,3 ]
杨德刚 [2 ,3 ]
张小雷 [2 ,3 ]
张月芹 [4 ]
机构
[1]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山西师范大学人事处
关键词
城乡协调度; 城市化阶段; 产业结构; 山西;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0.02.01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通过建立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山西城乡协调度进行研究,发现:(1)1980—2006年城乡静态协调度是呈倒"U"型,1980—1985年属于严重不协调型,1995—2002年属于初级和基本协调型,2003—2006年属于严重不协调型;(2)城乡动态协调度在1980—85年属于下降型,1985—1995年属于增加型,1995年后属于下降型。分析认为城市化水平低、产业重型化、农民收入增收困难、对乡村和农户固定资产投资比例降低阻碍了城乡协调发展。本文提出了加强城市群建设、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强对农民技能的培训和增加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四条发展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沈阳市人口、经济、空间与环境的协调度分析 [J].
桑秋 ;
张平宇 ;
苏飞 ;
辛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2) :115-119
[2]   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 [J].
邹海波 ;
吴群琪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7, (06) :113-118
[3]   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J].
张竟竟 ;
陈正江 ;
杨德刚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7, (02) :5-11
[4]   湖南资阳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度评价研究 [J].
杨世琦 ;
高旺盛 ;
隋鹏 ;
陈源泉 ;
许翠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5) :71-74
[5]   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J].
石兆旭 ;
崔莹 ;
任福田 ;
石建军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5, (02) :165-168
[6]   中国西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研究 [J].
邵波 ;
陈兴鹏 .
干旱区地理, 2005, (01) :136-141
[7]   产业结构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 [J].
高志刚 .
干旱区地理, 2004, (04) :592-596
[8]   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 [J].
张晓东 ;
池天河 .
地理研究, 2001, (04) :506-515
[9]  
成都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 方一平,陈国阶.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0(05)
[10]  
成都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 方一平,陈国阶.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