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湿地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2
作者
崔瀚文 [1 ]
姜琦刚 [1 ]
程彬 [2 ]
林楠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2] 长春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3]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
关键词
湿地; 遥感;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1 [流水地貌学、湿润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75、2000、2007年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选用新型多元统计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研究东北地区湿地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湿地总面积在1975—2000年减少23079.1km2,在2000—2007年增加14523.3km2,但32年来依旧呈减少趋势.沼泽湿地景观梯度值域收缩,分布稀疏,面积减少,消退形势严峻,水稻田则反之.在景观梯度存在耦合性的三江平原(鹤岗—佳木斯—双鸭山—鸡西一线的东北部)、哈尔滨市东北部、松辽平原北部,沼泽湿地向水稻田转化剧烈,说明开垦沼泽湿地是水稻田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粮食需求是造成沼泽湿地减少与人工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影响东北地区湿地变化的主要因素由自然因素向人为因素转变.除2000—2007年的人工湿地外,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精度均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14 / 2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渭河下游平滩流量影响因子相关分析 [J].
李文文 ;
吴保生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1, 19(S1) (S1) :28-36
[2]   CLUE-S模型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J].
刘仁志 ;
沙博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1, (01) :64-73
[3]   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湿地农田化过程中湿地-农田景观梯度时空特征分析 [J].
王宗明 ;
陈铭 ;
宋开山 ;
刘殿伟 ;
张柏 ;
李方 ;
张树清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1) :194-198
[4]   吉林西部沼泽湿地景观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J].
岳书平 ;
张树文 ;
闫业超 .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02) :163-167
[5]   环内伶仃洋河口湾湿地动态变化(1988-2004) [J].
王树功 ;
黎夏 ;
刘凯 ;
周永章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05-109
[6]   论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分析中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J].
罗湘华 ;
倪晋仁 ;
罗华铭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1, (04) :297-306
[7]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进展 [J].
罗湘华 ;
倪晋仁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0, (03) :262-272
[8]  
基于多源数据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 杨武.同济大学 2006
[9]  
面向对象影像分析中的尺度问题研究[D]. 黄慧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3
[10]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及其应用[M]. 国防工业出版社 , 王惠文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