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隐性互惠合约下的超稳定社会结构研究

被引:3
作者
石磊
钱勇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上海
关键词
长期隐性互惠合约; 超稳定性; 声誉-收益模型;
D O I
10.16538/j.cnki.jsufe.2004.04.002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超稳定性特征。利用中国传统社会长期隐性互惠合约,说明了对于声誉偏离的冲击和整个社会结构具有趋向于超稳定状态的趋势。在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情况下,如果社会结构的设计者过于强调收益流的变化,就会导致社会基准声誉的调整,同时,我们指出了影响声誉收敛速度的约束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儒道互补的中国人性结构与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性结构.[J].王琼.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 02
[2]  
经济学与语言.[M].[以]鲁宾斯坦(ArielRubinstein)著;钱勇;周翼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  
博弈论与社会契约.[M].(英)肯·宾默尔(KenBinmore)著;王小卫;钱勇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  
人类理智研究.[M].(英)休谟(DavidHume)著;吕大吉译;.商务印书馆.1999,
[5]  
中国哲学简史.[M].冯友兰 著;涂又光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6]  
利维坦.[M].[英]霍布斯(Hobbes) 著;黎思复;黎廷弼 译.商务印书馆.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