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喀斯特山区的生态系统特征和恢复途径

被引:4
作者
周游游
唐晓春
机构
[1]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 广西 南宁
[3] 广东 广州
关键词
亚热带喀斯特山区; 生态系统; 恢复途径;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3.03.006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亚热带喀斯特山区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和华南,其地貌以寒武系、二叠系和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夹层组成的峰丛洼地和喀斯特谷地为主。由于生态环境及其脆弱,加之人类活动干扰严重,这使得该区长期以来资源难以合理开发利用,环境日益恶化。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环境的恶化,经济的落后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已引起了地理、岩溶、生态、环境等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农业、林业和其他产业的合理规划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93 / 2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岩溶化山地土地退化的等级划分与植被恢复初步研究——以湘西洛塔河流域坡耕地为例 [J].
周游游 ;
霍建光 ;
刘德深 .
中国岩溶, 2000, (03) :72-72
[2]   峰丛山地的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途径刍议——以贵州省仁怀市峰丛山区为例 [J].
周游游 .
中国岩溶, 1999, (03) :68-73
[3]   表层岩溶带的岩溶动力学特征及其环境和资源意义 [J].
蒋忠诚 ;
袁道先 .
地球学报, 1999, (03) :302-308
[4]   西南岩溶区岩溶基本特征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综述 [J].
吴应科 ;
毕于远 ;
郭纯青 .
中国岩溶, 1998, (02) :52-61
[5]  
茂兰喀斯特森林科学考察集[M].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周政贤主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