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财产权收入的土地财产权结构新探——权利束的法经济学观点

被引:13
作者
李胜兰
于凤瑞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关键词
农村土地财产权; 权利束; 定限物权; 农民财产性收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3 [地产经营];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财产权制度通过界定农村土地财产权、调整农村土地市场交易行为而成为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核心制度。反观现实中法律制度对农村土地财产权转让的制约,农村土地市场交易受到限制,造成农民财产性收入取得程序、方式以及效力方面的困境。反思大陆法系传统财产权理论,从权利束的法经济学观点出发找寻农村土地财产权结构的基点,以定限物权为核心设计农村土地上的权利束体系,充分发挥财产权的流动性,可增加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物权法定原则之辨:一种兼顾财产正义的自由论视角 [J].
龙卫球 .
比较法研究, 2010, (06) :18-37
[2]   财产性收入与我国《物权法》的完善——一种法律经济分析的思路 [J].
周林彬 ;
于凤瑞 .
北方法学, 2009, 3 (01) :30-42
[3]   将会加剧社会财富的集中 [J].
李实 .
人民论坛, 2007, (23) :16-16
[4]   不必担心贫富差距会加大 [J].
赵人伟 .
人民论坛, 2007, (23) :17-17
[5]   “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意义重大 [J].
袁文平 .
财经科学, 2007, (11) :1-3
[6]   土地上的权利群论纲——我国物权立法应重视土地上权利群的配置与协调 [J].
崔建远 .
中国法学, 1998, (02) :14-20
[7]  
我国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问题研究[D]. 程国栋.福建师范大学. 2005
[8]  
新时期农民财产性收入问题研究[D]. 王歧红.湖南师范大学. 2009
[9]  
现阶段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问题研究[D]. 林淋.南昌大学. 2009
[10]  
分配制度改革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 孙东辉.中国经济时报. 2007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