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信息的保护

被引:7
作者
董妍
机构
[1] 天津大学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个人隐私; 实质审查; 区分处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05 ;
摘要
政府职能的增加使得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公民个人信息,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公权力掌握个人的完整信息成为了可能。而这些信息一旦泄露,给公民个人生活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论文选取了政府信息公开与个人信息保护冲突的四个典型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得出结论:法院在运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4条进行裁判时,倾向于对"个人隐私"进行扩大解释,对部分个人信息进行保护;无论是对第三方书面征求意见的启动,还是对所申请信息公开与否的决定,行政机关都握有绝对的主动权;行政机关对涉及第三方利益的争讼信息倾向于适用实质性审查,但对于行政机关对信息区分处理的义务,司法实务中并没有统一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 [J].
张新宝 .
中国法学, 2015, (03) :38-59
[2]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张新宝著;.群众出版社.2004,
[3]  
美国行政法.[M].王明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