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与治理对策分析

被引:5
作者
王迎春
任天志
王立刚
耿旭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at Davis
[4] USA 北京
[5] 助理研究员
[6] 北京
[7] 研究员、副所长
[8] 副研究员
[9] 教授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治理对策; 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北京市河湖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当中的营养物质增多,干旱造成的水库蓄水减少,以及近年来温度的逐步增高与光照时数的延长,从而造成水体本身生态系统的失衡,“水华”爆发。通过评价分析北京市治理河湖水体富营养化各种技术方法,提出依靠生物调控综合处理措施是解决北京市河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出路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北京城区河湖富营养化特征及对策分析 [J].
楼春华 ;
廖日红 ;
侯德 ;
龚应安 ;
孟庆义 ;
不详 .
北京水利 , 2003, (06) :18-20+44
[2]   利用生物浮床技术进行水体修复研究与示范 [J].
井艳文 ;
胡秀琳 ;
许志兰 ;
刘虎城 ;
不详 .
北京水利 , 2003, (06) :20-22
[3]   北京城市河湖的营养状态分析 [J].
杜桂森 ;
王建厅 ;
张为华 .
北京水利, 2002, (06) :25-27+48
[4]   北京城区河湖水体水华现象成因的初步分析 [J].
廖日红 ;
井艳文 .
北京水利, 2002, (05) :32-33+48
[5]   北京及上游周边地区水资源问题对策研究 [J].
万育生 ;
靳顶 .
水资源保护, 2002, (01) :11-14+68
[6]   官厅水库富营养化的评价 [J].
马登军 ;
张凤娥 ;
高云霞 ;
陈浩 ;
张艳敏 .
中国环境监测, 2002, (01) :41-44
[7]   从浮游植物的变化看光合细菌在治理富营养化水体中的作用 [J].
于明 ;
周云龙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5) :680-684
[8]   北京市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保护发展战略探讨 [J].
宋秀杰 ;
郑希伟 .
环境保护, 2001, (03) :30-32
[9]   有效微生物群控制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效应 [J].
李雪梅 ;
杨中艺 ;
简曙光 ;
黄增贤 ;
梁近光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82-86
[10]   密云水库水质现状及发展趋势 [J].
杜桂森 ;
孟繁艳 ;
李学东 ;
张为华 ;
王建厅 ;
武殿伟 .
环境科学, 1999, (02) :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