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006年东北地区植被NPP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94
作者
国志兴 [1 ]
王宗明 [1 ]
张柏 [1 ]
刘殿伟 [1 ]
杨桄 [2 ]
宋开山 [1 ]
李方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空军航空大学特种专业系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NPP; MODIS; 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东北地区作为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分析其植被生产力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对东北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的时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0年2006年,我国东北地区植被年NPP主要集中在(200~400)gC/(m2.年)区间,平均值为400.85gC/(m2.年),高于同期全国植被年平均NPP(360.97gC/(m2.年))11.02%。长白山地、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等森林分布区年平均NPP较高,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农业区及呼伦贝尔草原东部草原区次之,而呼伦贝尔草原西部草原区,松嫩平原西部的农牧交错区及内蒙古赤峰市农牧交错区年平均NPP最小。对东北地区主要植被类型的年均NPP分析,针阔叶混交林年均NPP最大,草地年均NPP最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东北地区2000年2006年年均NPP变化特征以基本不变的趋势为主,年均NPP增加的面积略高于减少的面积,占东北地区总面积的30.51%,减少地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27.43%。土地覆被变化是影响植被NPP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降水是影响东北地区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226 / 123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 [J].
朱文泉 ;
潘耀忠 ;
张锦水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7, (03) :413-424
[2]   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地区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J].
居煇 ;
熊伟 ;
许吟隆 ;
林而达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4) :345-349
[3]   广东省水稻生物质能的估算 [J].
张晓浩 ;
黎夏 ;
施迅 ;
刘凯 .
遥感信息, 2007, (01) :26-29+21+105
[4]   基于MODIS资料的2000—2004年江河源区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分析 [J].
郭晓寅 ;
何勇 ;
沈永平 ;
冯丁 .
冰川冻土, 2006, (04) :512-518
[5]   基于遥感的植被年际变化及其与气候关系研究进展 [J].
马明国 ;
王建 ;
王雪梅 .
遥感学报, 2006, (03) :421-431
[6]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地表覆被分区研究 [J].
洪军 ;
葛剑平 ;
蔡体久 ;
寇晓军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5) :38-40
[7]   东北地区近44年的气候暖干化趋势分析及可能影响 [J].
孙凤华 ;
杨素英 ;
陈鹏狮 .
生态学杂志, 2005, (07) :751-755+762
[8]   基于AVIM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模拟 [J].
何勇 ;
董文杰 ;
季劲均 ;
丹利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3) :345-349
[9]   我国东北地区降水空间分布及干湿驰豫时间的研究 [J].
刘会玉 ;
张明阳 ;
林振山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1) :97-105
[10]   中国陆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特征模拟 [J].
陶波 ;
李克让 ;
邵雪梅 ;
曹明奎 .
地理学报, 2003, (03) :372-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