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治理模式下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1
作者
:
尹霞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尹霞靖
机构
:
[1]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来源
: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06年
/ 03期
关键词
:
治理;
善治;
公民社会;
和谐社会;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6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公民社会是实现治理和善治的基础,治理作为一种社会的管理模式,又将进一步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与成熟。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程度已具备了实行治理的基础,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和谐不完善之处。治理与善治理论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适宜的理论基础。用治理模式构建和谐社会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在管理与监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和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实现社会管理的多元参与;实现科学有序的社会流动,建构更有弹性的社会结构层次。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治理与善治:一种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新型关系
[J].
刘立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邮电学院研究生部
刘立华
;
李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邮电学院研究生部
李智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邮电学院研究生部
不详
.
兰州学刊 ,
2005,
(04)
:36
-37
[2]
走向和谐——当代中国的公民社会探析
[J].
张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
张骐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4)
:105
-114
[3]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要求
[J].
李江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江凌
.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1)
:14
-15
[4]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长成及其法治化
[J].
张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
张清
.
政法论坛,
2005,
(01)
:63
-71
[5]
治理与善治[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俞可平主编, 2000
←
1
→
共 5 条
[1]
治理与善治:一种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新型关系
[J].
刘立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邮电学院研究生部
刘立华
;
李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邮电学院研究生部
李智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邮电学院研究生部
不详
.
兰州学刊 ,
2005,
(04)
:36
-37
[2]
走向和谐——当代中国的公民社会探析
[J].
张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
张骐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4)
:105
-114
[3]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要求
[J].
李江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江凌
.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1)
:14
-15
[4]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长成及其法治化
[J].
张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
张清
.
政法论坛,
2005,
(01)
:63
-71
[5]
治理与善治[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俞可平主编, 200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