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评述

被引:54
作者
周嘉慧
黄晓霞
机构
[1]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指标体系; 定量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析及评估是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是当前环境资源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在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中广泛应用。通过回顾中国生态脆弱性研究中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定义与理解,对比分析常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得出主要评价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并结合国外的发展方向、应用及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了目前国内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71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岩溶生态脆弱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J].
蒙海花 ;
王腊春 .
四川环境, 2007, (03) :62-66
[2]   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 [J].
赵艳霞 ;
何磊 ;
刘寿东 ;
刘文泉 ;
何勇 ;
张建平 .
生态学杂志, 2007, (05) :754-758
[3]   脆弱生态环境的综合评判物元模型研究 [J].
巫锡柱 ;
晏路明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3) :138-141
[4]   基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的海南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性分析 [J].
邱彭华 ;
徐颂军 ;
谢跟踪 ;
唐本安 ;
毕华 ;
余龙师 .
生态学报, 2007, (04) :1257-1264
[5]   基于AHP对生态脆弱性的灰色综合评价方法——以湖南省临湘市为例 [J].
张祚 ;
李江风 ;
黄琳 ;
胡鹏 ;
刘艳中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 (04) :305-307
[6]   基于RS与GIS的福州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 [J].
张红梅 ;
沙晋明 .
自然灾害学报, 2007, (02) :133-137
[7]   典型矿业城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J].
陈润羊 ;
徐卫东 .
采矿技术, 2007, (01) :37-39
[8]   基于“3S”技术的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以都匀市为例 [J].
李荣彪 ;
吕红梅 ;
金光华 ;
吴开慧 ;
王攀 .
贵州环保科技, 2006, (04) :21-29
[9]   南极生态环境分类及其脆弱性分析 [J].
庞小平 ;
王自磐 ;
鄂栋臣 .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6, (06) :1-4+8
[10]   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的模糊评价 [J].
刘茹 ;
张晶晶 ;
雷蕾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6, (06) :500-5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