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白细胞介素-18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7
作者:
孙颖
陈焕永
王菲
张新
姜宏齐
邵凤娟
朱思和
机构:
[1] 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上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传染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上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传染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上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传染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上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传染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上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传染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上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传染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上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传染科哈尔滨,哈尔滨,哈尔滨,哈尔滨,哈尔滨,哈尔滨,哈尔滨
来源: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肝炎,乙型,慢性;
干扰素-γ;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2 [];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作用及体外对转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的人肝癌细胞系2.2.15(HepG2.2.15)细胞HBV DNA分泌的影响。方法 分离25例正常人及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PBMC,在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及不同浓度IL-18刺激下培养72h,收集其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试验办法检测其中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收集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PBMC,与已培养了24 h的HepG2.2.15细胞共孵育,经过不同浓度的IL-18刺激培养96h后,收集其培养上清液,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 DNA的含量。结果 PBMC在HBcAg联合0.2、1.0、5.0ng/ml的IL—18刺激下,慢性肝炎组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0.2ng/ml组:t 11.7,P<0.01;1.0ng/ml组:t-16.19,P<0.01;5.0ng/ml组:t-20.12,P<0.01);在HBcAg联合IL-18和IL-12刺激下,慢性肝炎IFN-γ的水平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分别为(1313.20±187.76)pg/ml和(390.75±43.23)pg/ml,t—23.94,P<0.01;在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中,单独HBcAg刺激组与HBcAg联合不同浓度的IL-18刺激组相比,联合刺激组的IFN-γ的水平均较单独刺激组增高;HBcAg联合IL-18刺激组与联合IL-12和同一浓度的IL-18刺激组相比,IFN-γ的水平后者显著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